内容创作策略

使用Go开发MCP Server, 太简单了!

不多废话,假定你已经了解了 MCP (Model Context Protocol)的背景知识。当前 Go 生态圈有两个比较知名的开发 MCP 的库,一个是mark3labs/mcp-go[1],另一个是metoro-io/mcp-golang[2],两个使用起来都很简单,这次我们根据 star 数量选择第一个做演示。mcp-go 入门mark3labs/mcp-go 库提供了功能丰富的例子,

DeepSeek赋能SVG实践—多峰图展示

这也是最近使用AI工具进行SVG作图的其中一个尝试最终效果使用DeepSeek直接画出效果图的SVG代码,接着进行一系列辅助调参工作源数据新建度量值和SVGM.金额 = SUM("事实数据"[金额])SVG多峰分布图 = VAR RowHeight = 400          // 图表总高度(与图片高度类似)VAR FontSize = 12            // 字体大小VAR T

技术为何无法帮助我们思考?从笔记软件的局限性谈起

今天,让我们暂时抛开新闻热点,把注意力转向我深感兴趣,但很少写到的一个话题:生产力软件平台。多年来,软件工具一直承诺能让我们的工作生活更轻松。然而,在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提升思维能力方面,似乎并没有取得多大进展。与此同时,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可能让工具的能力更加强大,但也可能最终只是另一个海市蜃楼。为了理解问题出在哪里,我想把重点放在普通的笔记应用上:对许多人来说,笔记软件是思考开始的地方

意外发现!Manus不止省时间,还能教你编程,从22分钟到2分钟的飞跃。

上次分享了Manus如何22分钟搞定我2小时的Excel难题,收到了很多朋友的关注和点赞。上篇文章没有介绍它的处理流程,今天来说一说,一旦明白了,你可以完成从22分钟到2分钟的飞跃,甚至1分钟。所以今天和我一起,再次惊叹Manus的能力。惊喜发现:Manus的工作过程全透明今天我好奇地查看Manus处理上次Excel任务的详细过程,点进去后惊喜地发现了一个类似VSCode的界面,网址格

Agent落地有哪些挑战?如何应对?

AI Agent正在从Demo向真实场景迈进,它们能自动化处理工作流、辅助决策,甚至与外部工具交互。然而,将这些智能体部署到真实的生产环境并非易事,可靠性、性能和准确性常常面临严峻考验。当下在Agent设计上打好基础,关乎未来能否构建出真正可靠、安全的自主系统。Cohere团队基于自身实践经验,总结了开发者在打造AI Agent时最常遇到的五种挑战,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这些建议将对于我

从0到1开发一个商用 Agent(智能体)

自从《从 0 到 1 构建商用 AI Agent》发布后,很多朋友纷纷来咨询我。我的哪些场景可以让 AI 帮我干?某个工作场景让 AI 帮我干,如何梳理这个需求流程?如何自己手搓一个 AI Agent(智能体)?这篇文章,我将带着大家一步一步地手搓一个 AI Agent(智能体)。全文8000字,可以先收藏,慢慢观看。如果看完对你有帮助,希望一键三连,谢谢。在《从 0 到 1 构建商用 AI

智能体搭建:如何精准定位问题,让AI成为你的高效助手

在智能体搭建的过程中,许多朋友常常感到困惑:究竟什么样的问题才适合用智能体来解决呢?今天,就让我们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帮助大家在智能体搭建的道路上少走弯路。01 频率优先:高频问题才是智能体的用武之地如果你在日常工作中频繁遇到某些问题,那么搭建一个智能体来解决这些问题是非常值得的。智能体的价值在于能够长期稳定地为你节省时间和精力,前提是它能解决的问题出现的频率足够高。只有这样,你投入的时间和精力

自动化需求解析与测试用例生成:提升效率的“黑科技”来了!

自动化需求解析与测试用例生成:提升效率的“黑科技”来了! 今天介绍一个项目Autogen_demo ,不仅能帮你省时省力,帮你节约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例如摸鱼,开个玩笑。 一键生成测试用例?这不是在做梦! Autogen_demo是一个基于Streamlit的智能化系统,它的核心使命就是:  让需求解析和测试用例生成不再是开发人员的噩梦! 这个工具有三个绝招: 1. 需求解析 : 支持上传需求

太猛了!5分钟教你使用cherry studio借助mcp搭建小红书自动发布助手

觉得风之馨的文章对你有用的话,记得点赞、关注加星标哦!前几天分享了魔塔上线了MCP广场,广场提供了一千多款mcp服务,我就花了时间全部浏览量一遍,发现连小红书发布的mcp都有了。我在知识星球社群天天说过一定要创建知识库了,这下真的可以实现一站式小红书发布与制作,之前说过分享过rpa一站式小红书发布,但是很多步骤都是rpa来完成,现在rpa几乎不用介入。1.安装cherry studio具体步

Cursor + Figma:UI 设计稿一键转代码的高效工作流

见字如面,与大家分享实践中的经验与思考。为什么选择Figma设计稿来生成代码?Claude 3系列模型不是已经支持多模态,可以通过截图来生成代码么?但使用Figma设计稿来生成代码有以下几个显著优势:设计交互与标注: Figma设计稿包含完整的设计规范、组件结构和交互信息,比简单截图提供更丰富的上下文精确还原: 通过API直接获取设计元素的确切尺寸、颜色、字体和布局信息,实现更精准的代码转换协